伊莉討論區

標題: 〈價值儲藏與信任,黃金、美元與比特幣的三角關係〉〈TechNews〉〈2017-12-31〉 [打印本頁]

作者: iiifgh    時間: 2017-12-31 11:37 PM     標題: 〈價值儲藏與信任,黃金、美元與比特幣的三角關係〉〈TechNews〉〈2017-12-31〉

本帖最後由 iiifgh 於 2017-12-31 11:40 PM 編輯

價值儲藏與信任,黃金、美元與比特幣的三角關係
科技新報 TechNews-作者 黃 敬哲 | 發布日期 2017 年 12 月 31 日 12:00 |

[attach]121675367[/attach]

應用區塊鏈技術產生的比特幣,又被稱為數位加密貨幣,也因其採用貨幣一詞以及暴漲的價格,引發了眾多爭議。那麼到底比特幣算不算貨幣?又為何被稱為最完美貨幣?市場上對數位貨幣的各種看法到底出處為何?就要從貨幣的歷史開始說起。

若要理解貨幣的本質,必須先從人類的交易需求談起。人類最早的交易型態就是以物易物,所以貨幣其實也只是一種物品。若一群人在特定的時間地點進行以物易物,就形成了市場。又交易的物品數量夠多,時間夠長,那麼在這樣的狀況下自然就能形成對物品價格的共識,這就是市場的尋價機制,也就是貨幣誕生的原因。

因為要形成價值共識,還就必須要先有一個共通的衡量標準,假如要在數種物品中挑選出一種來做為衡量其他物品的價值的話,那麼該如何選擇?可以想像,當然是找一個數量足夠多、品質一致、不易變質,大家喜歡又攜帶方便的物品才最適合做為計價及交易單位,這就是對貨幣最白話的理解。歷史上各種貨幣所產生的問題,往往也與這些需求有關。
貝殼行,但比特幣不行?

從世界各地的歷史中均可以發現,在紙幣被廣泛使用之前,使用的是商品貨幣,包括銅、白銀及黃金所鑄造的金屬貨幣,更有趣的是在這之前,人類所使用的貨幣居然是由貝殼所製成。部分反對比特幣的人認為,像黃金這類實體才具有真正的價值,而比特幣只是虛幻的物品,然而若以貝殼與比特幣相比,哪種會比較為現今民眾所接受?

簡單來講,貨幣之所以是否能被廣泛應用,其實很大部分原因是基於當時的技術,早期金屬冶煉尚未發達,人類只能使用易於攜帶且容易辨識的貝殼做為交易的計價單位。然而當金屬製品普遍之後,使用品質更加均勻且更不會變質的金屬就成為大家的共識。所以有人表示比特幣就是新的黃金,其技術特質更令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這是一種完美貨幣。

然而其實黃金、白銀與銅的冶煉歷史並未差距很遠,要成為貨幣主流,關鍵還是由經濟環境所決定。隨著早期商業經濟的起步,數量較多的銅材才是最廣泛的金屬貨幣,但生產技術進步之後,銅也成為製造物品的大宗原物料,而不再方便做為高額價值儲存來使用。所以對貨幣的共識開始向貴金屬靠攏,白銀數量更多,而黃金品質更穩定,可以說稀缺性與穩定性構成了金屬貨幣的價值標準,也是目前部分人對貨幣的刻板印象。

然而商品貨幣其實也並非只有金屬,在人類貿易的版圖越來越廣後,就曾經出現以其他物品來取代金屬貨幣進行交易的狀況,例如辛香料。黃金畢竟還是過於笨重,雖然人類對其情有獨鍾,但就交易而言,還是沒那麼方便。
狼與辛香料

世界上第一個被稱為黑金的商品可不是石油,在歐洲中世紀時,胡椒可是相當昂貴的奢侈品,一盎司的胡椒可換等重黃金。香料貿易在人類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香料的渴望甚至催生了地理大發現。在價值受到認同,且攜帶更為方便的情況下,胡椒也常被商人做為貨幣之用。所以貨幣的價值,除了大眾的喜愛外,交易方便也是很重要的考量。

[attach]121675368[/attach]
▲ 胡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香辛料之一,也是身為東方與西方世界開始貿易的第一個商品,在歐洲社會曾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富人用來當作彰顯財富地位的方式 。(Source:publicdomainpictures.net)

當然胡椒的價格之高,是因為供應有限、需求強烈外,還有著炒作行為。若以胡椒來譬喻比特幣,其實比黃金更為貼切。不過黃金其實才是現代經濟體系的中流砥柱,各國央行儲備的是黃金而不是胡椒或比特幣,當然反過來說,若央行真的開始儲備比特幣,那可就真的是個大事件。畢竟所謂更先進的紙幣發展,其目的並非為了替代黃金,而是成為其代表。

最早出現的紙幣,就是以類似匯票的形式存在,唐朝的飛錢是已知最早的紙幣雛形。這是為了克服金屬貨幣攜帶不便的問題。以紙代金的出現,促使銀行體系的蓬勃發展,令財富可以更快速的移動,更分離了貨幣的交易及價值共識。然而要把這兩項特性分開可沒有那麼容易,畢竟真的獲得大家價值共識的是真金白銀,而非容易損毀、偽造及量產的紙張。

所以後來衍生出了信用的概念,以金銀做為紙幣的擔保及價值儲藏,而能夠促使價值實現的就是信用,也就是紙幣公信力的來源。雖然信用流通的歷史其實很早,中國北宋時期的商人們就已創造出相當成熟的紙幣—交子,甚至被政府所採用,並產生接近現代的金融體系,不過到了 17 世紀,西方的國家信用才開始逐漸發達。

崩潰的布列敦森林

紙幣其實也分為兩種,一種是早期依靠實物擔保的本位貨幣,一種則是現代由國家法令所規範的法定貨幣,法定貨幣不代表實質商品或貨物,發行者亦沒有將貨幣兌現為實物的義務,那麼這種完全與傳統價值共識脫鉤,並無內在價值的紙幣到底為何會存在?

在 18 世紀,西方出現了一個經濟學鬼才 John Law 建構了信用創造理論,展現出了貨幣的威力,奠定現代貨幣政策的雛型。但為了償還法國的戰爭債務,John Law 釀成了密西西比泡沫,並再度毀滅了法國經濟。不過最終金本位制的崩壞,還是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說起。

當時國際貿易受到嚴重衝擊,且各國為購買軍備,開始禁止黃金流通,貨幣兌換發生困難,再加上原本黃金的供應有限,大部分資源都掌握在少數國家,所以各國為了籌集軍資,便開始發行無法兌換黃金的法定貨幣。而後雖然各國為了重回金本位,發展出了金塊本位制及金匯兌本位制,然而經濟大蕭條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終於令金本位完全崩潰。

為了重建國際貿易秩序,世界各國代表建立了布列敦森林體系,黃金僅成為美元的擔保,而各國貨幣再與美元掛勾,亦即令美元成為國際貨幣。儘管當時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黃金,並且是最強的國家,但這樣的制度最終僅維持了 30 年便崩潰了。

[attach]121675369[/attach]
▲ 著名經濟學家凱因斯曾參與布列敦森林體系的設計,甚至提出了超國家貨幣 Bencor 的概念,不過美國後來還是選擇了財政部經濟學家 Harry Dexter White 的提案。(Source:By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失信的量化寬鬆

簡單來講,美元面臨的難關即是各國用美元做為結算與儲備貨幣的同時,就會導致美元不斷流出美國,令美國產生長期的貿易逆差,但若美元大量發行,就不能真的完全依照比例兌換成黃金,也就很難維持其公信力,這兩個要求互相矛盾,成為一個著名的經濟學悖論—特里芬困局(Triffin Dilemma)。

所以在美元第二次貶值時,各國便紛紛放棄盯緊美元,改採浮動匯率。不過美元難道真的不如黃金嗎?做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布列敦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元仍然還是國際貿易清算的主要貨幣,而失去黃金擔保的美元,依舊因在金融體系的地位及國力而擁有價值儲藏的功能,並開啟了美元與黃金背向而行的關係。普遍認為,當美元貶值,金價就會開始上揚,反之也是如此。

所以在金融海嘯之後,美國開始採取量化寬鬆(QE)的同時,金價也開始暴漲。在第一輪量化寬鬆期間,黃金價格上揚近 54%,而在 2010 年 11 月,第二輪量化寬鬆開始後,金價也跳漲 15%,直到美國的扭轉操作期間(Operation Twist)漲勢才止息。然在 2012 年又因 QE3 而開始上揚。不過在 2013 年隨著美國基本面逐漸恢復,擁有實物資產背書的股票復甦,資金開始注入股市,黃金牛市宣告結束。

當然這樣的關係也不是鐵律,事實上自 2009 年金融危機後,美元與黃金就常常發生同漲同跌現象,長期而言呈現的是低度負相關,直到近 3 年來才又成為顯著負相關,究其因可能是因為金融危機造成市場的美元流動性短缺所致,資金在避險的同時,卻又同樣拉高美元,所以此時美元上揚或下跌的因素,不在於失去公信力與否,而是對風險資產的需求。

重回金本位的呼聲

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於 2009 年金融危機期間,發表了比特幣的初始論文,至 2010 年技術開始完善。到了 2013 年 1 月美國 QE3 再加碼,然而在這段期間黃金開始走跌,換之比特幣代替黃金飛漲,甚至很快就超越黃金價格。以這個角度來看,比特幣的出現,就如黃金一般,成為法幣系統的反指標。

所以問題其實不是美元支付的方式落伍了,而是市場不再信任政治力量及央行決策,遑論原本有些交易就不希望讓國家及銀行體系的介入。所以有人認為,市場對比特幣的支持來自於對國家的不信任。在比特幣之前,美元的問題就一直存在,如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就一直呼籲要重回金本位制度,來解救美國財政,而不是不斷地印製鈔票,靠量化寬鬆維持經濟。而數位貨幣的出現,給出了除黃金外的另外一項選擇。

雖然現實中,擁有價值儲藏功能的不僅是貨幣,藝術品、奢侈品及不動產等具有稀有性的資產都有類似的作用,但數位貨幣的流動性大大的勝出。可以說比特幣的優勢是比一般用於價值儲藏的資產更有流動性,而比法定貨幣更具稀有性。且美元的例子告訴我們,價值儲藏也並非是商品貨幣的專利,比特幣由數學保證的不可偽造性,其實也未必比美國的公信力來的差。

先不論以目前瘋狂的漲勢造成交易成本過於高昂,及實際交易功能有限的狀況,但在歷經各國央行濫發貨幣的事件後,去中介化的概念的確很吸引人,數位貨幣說不定具有解答特里芬困局的潛力,堪稱是一種完美貨幣。

比特幣能避險?

就像很多人不認同比特幣如黃金一般能儲存價值,並不真的具有公信力,然而事實上黃金是否合格也是有所爭議。在美元、黃金及比特幣三者之間,若以美元做為衡量標準,過去一年黃金的標準差也有將近 12%,在 1980 至 1998 年,黃金甚至曾大跌近 70%,波動性也相當大。

所以關鍵其實還在於黃金的供應有限,且邊際需求不減。而這也是無論美元、股票甚至是石油所不具備的特性。或可說,被認為風險極高的比特幣,所具有的其實是成為避險資產的潛力。但若真把比特幣當作數位黃金,其波動性也遠比黃金更高,而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研究,若以數位黃金的概念計算,比特幣的價格將高達 28.5 萬美元。

[attach]121675370[/attach]
▲ 比特幣儘管擁有很高的風險,但近年來波動性已開始下降。(Source: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但深究黃金與比特幣的差別,除了黃金有其工業用途外,人類的傳統觀念令黃金有永遠無法滿足的邊際需求,應該不會有人去嫌棄擁有的黃金太多,然而目前比特幣還遠達不到這樣的程度,畢竟目前這只是一種還不夠普及的新興技術,且看不見也摸不著,對很多人而言,觀感不佳。或許只要再多來幾次崩跌,就可能催垮投資人的信心,而不再有不滅的熱情。

所以最有趣的地方在於,若將美元、黃金與比特幣互相比較,比特幣與黃金同時做為不信任美元的象徵,而近期黃金又因投機過盛被認為是反比特幣的指標,比特幣的大幅波動對金價有著反向的影響,令黃金與比特幣在不同情勢下擁有替代又互補的矛盾關係。

不需要完美的完美貨幣

最危險的問題也是於此,比特幣的供應有限一事並沒有那麼絕對,其上限如法幣般是個政治問題而非數學問題,雖然不受政府控制,但仍然仰賴於社群共識,尤其各種硬分叉正在出現,隨時會衝擊價格,且數位貨幣也並非只有比特幣一家。更遑論,目前大量的比特幣仍然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上,若無法透過市場機制反應全球經濟環境及投資情緒,僅流於炒作的話,將不能成為合格的避險資產。

不過若用於黑市,比特幣的小額交易障礙就不是問題,因為這些地下交易往往需要的是大面額的價值儲藏工具。在 90 年代末期,歐元開始流通前,歐洲地區的非法交易是以大面額的德國馬克進行。然而換成歐元後,填補德國馬克的卻是美元,甚至造成歐元兌美元貶值。

所以很多人認為比特幣的基本面來自於全球地下交易並非空穴來風,其優勢的確很可能取代大額美元,尤其美元仍受到國家控制,而比特幣的去中介化更令人安心。但據 DataTrek  智庫研究顯示,若以此評估比特幣,其公允價格將降到 6,500 美元左右,遠不如做為數位黃金價值來的高。且目前地下交易的主力仍是大面額的美元,比特幣要擁有堅實的基本面還需要時間。

先不論泡沫與否,比特幣價格的最終走勢取決於成為如黃金一般的避險資產,抑或是地下交易的主流媒介。能否保有今天的規模甚至更大,技術進步雖很重要,但關鍵還是來自於全球政經環境的變化及整個社群對數位貨幣的供給到底有什麼樣的共識。而以現行的狀況,能手握足夠比特幣及號召力來改變市場的,恐怕就只有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了。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作者: stenver8896    時間: 2018-1-7 02:26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uanchin    時間: 2018-8-16 01:57 PM

美國股票市場今適逢馬丁路德金恩紀念日而休市,但美元仍成外匯市場焦點,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www28.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